以土地谋发展的城市融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
发布时间:2018/8/27 9:14:06 浏览次数:10062 来源: 新浪财经 cjjt-fdc
“2018’崇礼(夏季)中国城市发展论坛”于8月26日在崇礼举行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出席并演讲。
近一段时期,稳增长是靠“基建房地产”还是“放市场”成为热议话题。刘世锦认为,我国基建房地产投资已经过了历史需求峰值,“研究表明,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,现阶段中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比重明显过高”。
“以土地谋发展的城市融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,很难在持续了”,刘世锦表示。
他分析称,上述利用土地进行城市融资的模式,导致了政府利用权力获取土地超额收入,土地收入成为了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,占到40%-50%。在他看来,地方政府获得的超额收入大大超过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本来收入,“房地产税实际上已经征收过了”。
刘世锦认为,房地产历史需求出现、实体经济难承受高房价导致的高成本出现衰退、扩张型货币政策终结、房地产泡沫破裂等因素的出现将会终结上述模式,而“苗头已经出现了”。
但刘世锦也强调,“房地产税还是要征的,但政府收入要转入规范,法治的轨道。需要创造制度条件:开放土地要素市场,纠正土地价格扭曲,去除土地超额收益,避免重复征税”。
在谈到新形势下如何扩大内需,扩展增长新动能时,刘世锦表示,第一,应加快开放城乡之间土地、资金、人员等要素市场,允许互相流动,优化资源配置。“重点是土地制度改革,城里人能否到农村买房,小产权房能否合法,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能否平等入市”,刘世锦认为,上述改革有利于降低城市房价;降低城市营商成本,保护提升产业竞争力;增加农民收入,特别是财产性收入;加快小城镇发展,乡村振兴;拓建基建,房地产的合理增长潜能;农村人加快进城,提供均等公共服务,促进这个群体的住房消费,进而带动其他消费。
第二,积极财政政策要把支持重点转向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社保、基础研究等短板领域,基建也要围绕这些领域优先展开。
第三,加快推进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,重点是石油、天然气、电力、通信、铁路、金融等领域放宽准入制度,降低实体经济成本,同时带动这些领域有效投资增长。
第四,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是实质性深化改革开放,建设高质量的市场经济,试行高水平对外开放,全面可持续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。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,首先是对内开放,推进旅游、养老、文化、娱乐、体育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,促进品牌和品质的消费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消费质量。